手機版 二維碼 購物車(0)

玉米臨儲價下調 東北農民減收200億元

   日期:2015-11-26     來源:一財網    瀏覽:429    評論:0    
核心提示:  今年玉米臨儲價格下調,東三省和內蒙古的玉米種植戶將因此減收200億元。日前,在《財經》年會2016:預測與戰(zhàn)略上,中央農村工作領導

  “今年玉米臨儲價格下調,東三省和內蒙古的玉米種植戶將因此減收200億元。”日前,在“《財經》年會2016:預測與戰(zhàn)略”上,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兼辦公室主任、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陳錫文表示。


 
  2015年9月,東北玉米臨時收儲價格從去年的1.12元/斤降到1元,這讓對臨儲政策依賴的農民受損嚴重。陳錫文說,這涉及到一個復雜問題,難點就在于既要讓農產品價格具有競爭力,又不能傷害農民的合理利益。

  在論壇上,陳錫文說,今年是糧食連續(xù)實現第12個增產的年份,產量預計可達到12300億斤左右,與12年前相比,年產量提高3600多億斤,“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成績。”

  國際糧價的大幅度下跌是主因

  目前,中國面臨“三量齊增”的尷尬局面。除了糧食總產量的連續(xù)增長之外,還有進口糧食不斷增加以及社會糧食庫存總量也在不斷增加。而且后兩者如果不采取措施,還會持續(xù)增加。

  從今年1-9月份的平均價格看,我國小麥批發(fā)價比關稅配額內進口到岸完稅的國外小麥成本價大約高出37%,大米價高出42%,玉米價高出51%。

  當前中國國內的糧價確實明顯高于國際市場。陳錫文說,這一情形是在2012年以后出現的,主要原因是為了保護農民利益。近些年來,政府持續(xù)提高糧食的最低收購價和玉米、大豆的臨時收儲價。

  今年執(zhí)行的仍是2014年定的價格,而2014年的價格和2011年相比,國內的最低收購價早秈稻提高了32%,中晚秈稻提高了29%,粳稻提高了21%,玉米和大豆的臨時收儲價分別提高了13%和20%。

  很顯然,國內外的價差要明顯大于國內提價的幅度。陳錫文得出的結論是,這說明,不完全是由于國內糧價上漲才出現如此大的差價,必定有其他原因。

  最主要原因是國際糧價的大幅度下跌。陳錫文說,2011年以來,國際糧價大幅度下跌。2008年秋冬爆發(fā)全球金融危機后,世界各國基本都采取了 強有力的財政和金融刺激政策,大量貨幣的供給之下,出現了一輪普遍的通貨膨脹,于是像糧食這樣的大宗商品等都受到了很大影響,價格明顯提高。

  以后的全球經濟復蘇非常緩慢,于是又出現了一輪新的緊縮,大宗商品的價格明顯下挫,糧食價格也是如此。與2011、2012年時的國際糧價最高點相比,目前的國際市場糧價下跌了40%到50%。

  還有一個原因是,中國匯率改革以來,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不斷上升。

  陳錫文說,目前,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至少已上漲25%,這意味著以美元結算的農產品折算成人民幣以后,在中國市場上的價格將下降25%左右。因此,人民幣的匯率變化將明顯影響到國內外糧食的差價。

  最后一個原因是,最近一兩年國際能源價格暴跌,導致國際海運價格暴跌。

  陳錫文說,糧食是大宗商品,國際貿易基本依靠海運。2008年,從美國墨西哥灣運到中國廣州黃埔港的運價是135-138美元/噸。到2015 年9月,這個價格下跌到32美元。由于匯率變化和海運價格的變化,影響到進口糧食的價格每噸至少比2011年之前下降了1000元以上(人民幣)。

  關稅配額是否廢除?

  在陳錫文看來,國內外糧食差價形成的原因復雜,但努力提高中國農業(yè)的競爭力是沒有疑問的。因此要進行糧食價格形成機制、糧食補貼政策、糧食收儲制度的改革。這些改革有的已出臺,比如對新疆的棉花、東北和內蒙古地區(qū)的大豆,正在進行目標價格改革試點。

  他說,中央明確了糧價改革的指導思想,即價格形成由市場決定,農民利益由政府保障。這個改革將會通過價補分離的方式逐步推進。

  針對部分人所持有的“既然中國的糧食缺乏國際競爭力,同時又要給予農民大量補貼,是否可以在國內少種一點,到國際上多購買一點”的看法,陳錫文說,這也是一個思路,但糧食問題不能用這樣簡單的邏輯推理。

  陳錫文強調,這些所謂的國內外糧食價差是關稅配額內進口的糧食與國內糧食的價差。

  跟世界上其它WTO成 員國一樣,中國也遵循關稅配額制度,承諾國際市場的糧食進口在一定數量內時給予關稅優(yōu)惠,旨在保護本國的產業(yè)安全和農民利益。中國承諾的關稅配額包括每年 小麥963萬噸、玉米720萬噸、大米532萬噸。在配額以內,實行1%的關稅。如果超過,根據WTO的規(guī)則,中國可以征收65%的關稅。

  如果加上超出配額所加的關稅,陳錫文說,進口的糧食就比國內的價格要高。

  陳錫文說,多增加進口糧食的想法可以理解,但面臨的問題是,關稅配額是否要廢除?如果不廢除關稅配額,65%的關稅,國外糧食就很難進得來;如果廢除,它又會對中國農業(yè)、對中國農民帶來巨大沖擊乃至長遠影響。

  陳錫文說,今后,必須改革價格形成機制和補貼方式、農業(yè)經營體制。農民通過發(fā)展土地股份合作制、土地托管等經營形式實現規(guī)模經營是未來中國農業(yè),特別是在大宗農產品生產方面經營體制改革的方向之一。

  原因在于,通過土地流轉發(fā)展規(guī)模經營,由于需要支付地租,在糧價下跌的情況下很難持續(xù)。而土地股份合作制、土地托管等經營形式,能夠繞開土地租金的問題,使土地承包者與經營者形成一種風險共擔、利益均沾的機制,這有利于擴大經營規(guī)模、提高競爭力。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飼料機械預加工公眾平臺廣告預定公眾號供求信息公眾號